制砂机外观上微小的差距虽然看似不起眼,但是却大有不同
发布时间:2021-03-08 09:48:50 浏览次数: 来源:www.zzfcjz.com 最后编辑:2021-03-08 09:48:50
1、进料斗的设计差异
有的进料斗结构为一倒立的棱台体,采用焊接折边工艺;有的进料斗采用先进的冲压工艺,一次成型,技术水平更高,更耐用,价格也会相应提高。
2、散料锥或散料盘的差异
相比于散料锥,散料盘可快速实现中心给料和瀑落给料的转换,减少停机调整时间,提高效率。两者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,进而影响进料方式。以散料锥为例:高——中心进料少,瀑落进料多;低——中心进料多,瀑落进料少,在实际生产中,用户多为70%中心进料,30%瀑落进料,或是完全中心进料。
3、抛料头结构差异
市场上的制砂机抛料头分为一体式结构和上下组合式结构两种,上下组合式是指大小两块抛料头组合在一起,只需更换磨损的抛料头部分,有效防止其磨损后损坏立板,能够有效降低使用成本。
4、周护板结构的差异
由于与物料接触较多,周护板常会涌现磨损,是制砂机装备磨损最快的零件之一。上下两块组成的周护板局部磨损后可上下调头使用,提高材料利用率,延长易损件的使用寿命,节约了部件成本。
5、冲击块形状差异
相较于方形冲击块,菱形冲击块更受用户欢迎,因为菱形组合式冲击块可避免物料冲击损伤立板,在提高自身耐磨性的同时也可进行对调轮流使用,既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,又有效保护了制砂机内周护板的寿命。
6、破碎腔设计差异
高质量的制砂机拥有最优的发射口及内部流畅的曲线设计,降低物料的流动阻力,大幅度提高物料的通过能力,进而提高制砂生产效率。此外,转子作为制砂机重要的破碎部件,其设计影响出砂量和砂石粒型,深腔型转子使得处理物料的能力大大提高。